遇见东师

2016.12.22
供稿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信息化办
文字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供稿
摄影
毛炜伟
编辑
李晓盈
审核
徐红彦、白立新
主办单位
党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
信息化办
美术学院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在我校诞生纪实

点击次数:

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更是一段充满艰辛和坎坷的经历。

它见证了东师人自力更生、创造奇迹的勇气和能力,见证了我校计算机学科的前辈们为崇尚科学、为追求教育与科学完美结合而执着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境界。故事还得从半个世纪前说起。

五十年代在科学的春天里孕育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全国科技界、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深受鼓舞,思想活跃、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1958年,数学系党总支书记樊万清、副书记徐福臻在“大搞科技,猛攻尖端”的国际、国内大气候影响下,大胆提出一套在东北地区师范院校率先发展我们365体育:自己的计算机事业的设想:一是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二是成立计算机工厂,三是建立计算数学专业。同年派刘长欢、尹松柱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计算技术和计算数学。接着又派姜哲炫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计算技术。同时在数学系建立以徐福臻同志为带头人,金长泽、黄启昌、赵崇林等同志为成员的计算机专业的领导班子,分别负责专业和工厂的筹建工作。当时的工作条件是无资料、无设备、无工具,一切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1960年4月,经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批准,数学系成立了计算机专业,由徐福臻任专业主任。并从应届毕业生择优抽调高珍、翟耀宗提前工作,与程维松、刘长欢、姜哲炫同志一起着手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和“103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研制。从当时的二年级(班)抽调许凤、刘世庆、崔桐印等十多名学生从事实验技术工作。与此同时,黄启昌、赵崇林同志领导部分学生进行电子数字计算机和手摇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这样,电子数字计算机、手摇计算机的研制工作齐头并进,成为计算机专业的主体科研任务。

1961年春,在设备极其简陋的艰苦条件下第一台汽车模拟式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手摇计算机也开始了批量生产。它们成为当时吉林省科学成果展览会的重要展品,也为下一步“103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不久,“103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当时国内还没有自己设计的图纸,就借鉴从苏联引进的M3计算机图纸;买不到进口电子管等元器件,通过改进图纸等方法保证功能的实现;尤其难制作的是内存存储器,需要由3万多颗小米粒大小的磁芯组成,要穿过X、Y、Z三个方向的电流驱动线,工艺要求非常精细。面对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大家刻苦钻研,攻克难关,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103机主体框架和大部分元器件的改进及组装工作,计算机三个大机柜的机械加工在汽车厂也已完成,只是部分电子器件因当时采购困难而处于了等待之中。

六十年代三次受挫经风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次挫折接踵而来。

第一次挫折:因国家经济困难被迫“下马”。

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因自然灾害出现困难。1962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计算机专业于1962年夏“下马”。为保存专业师资队伍,从长远出发,数学系领导决定刘凤璞、刘长欢、姜哲炫、尹松柱、高珍、徐芳芝、金义忠、刘世庆、霍久明等同志继续进行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被抽调为实验技术员的同学,提前于1961年9月继续学习,也有的调转了工作。其他老师也都分配到各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

第二次挫折:受“文革”冲击而停工。

1965年国家经济条件稍有恢复,校系领导决定适度恢复计算机的研制工作。此时开始了计算机的分部调试工作。由于人员少、资金缺,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直到1966年7月才完成分机调试,准备进入联调阶段。

同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人民都在“关心国家大事”,工厂停产、365体育:停课,数学系楼及机房大门被封,103机的联机调试工作也被迫中断。同志们辛苦多年组装的计算机随时可能被毁,为保护机器,姜哲炫、刘长欢两位同志冒着“文革”两派“武斗”随时打冷枪的危险,约定:每周五的晚上都从窗户爬进机房,给机器加电除湿,这场特殊的“保卫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从未间断过。

第三次挫折:因教师“插队落户”,队伍险些被解散。

1969年冬,“革命群众大联合”,好不容易盼来了可能恢复调机的转机,但大批教师要搬家到农村“插队落户”,眼看着耗资几十万元的、孕育了九年的计算机真的就要被“夭折”了,大家心焦如焚。“革委会”的部分干部,觉得将这台计算机搁浅太可惜,所以还是保留了机器研制组的主力教师,由刘长欢同志牵头组织工作。此年冬季,365体育:教学楼没有暖气,维护工作十分困难,为使机器免遭冻坏,只好用土暖气,教师日夜轮流生火保温,让这台“命运”坎坷的机器得以安全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

七十年代再度拼搏迎新生

1970年,冬去春归。终于盼来了103机可以恢复调试工作的好消息。

经365体育:批准,从农村提前抽调翟耀宗、丁有豫、崔桐印等同志回校充实调机力量,“战友们”重新团聚、兴奋不已。为把失去的两年时间抢回来,个个抢挑重担、通宵达旦大奋战。那时晚上加班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更谈不上吃一顿像样儿的夜宵。饿了,就拿出自带的高粱米,用饭盒在机房里煮得半生不熟就着咸菜吃一口;困了,就坐在椅子上打个盹又继续工作。当时不仅生活条件艰苦,而且人员也只有刘长欢、姜哲炫、翟耀宗、高珍、徐芳芝、金义忠、尹松柱、丁有豫、刘世庆9位同志,而且9人中职称最高的仅为助教,这与国内的中科院、738专业生产厂等生产计算机单位的人力和物力相比不知差了多少倍。

但是,为了把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引入我校的教学,为使学生尽早地接触计算机知识,保证师范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跟上国家的快速发展,大家以苦为荣,毫无怨言,硬是凭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十年磨一剑”,终于在1970年国庆前夕,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双手将这台全部由国产元器件组成的“103型电子数字计算机”圆满研制成功。由翟耀宗老师编写的“东方红”乐曲程序首次通过该机播出,回响在东师校园,不仅为我校创造了奇迹,也开创了70年代在国内大学里自已研制计算机的先例。

这台计算机犹如庞然大物,巍然屹立在数学楼的二楼大教室里。共计使用800多个电子管、2000多个半导体二极管、3万多个磁芯,总计12万多个焊接点,重量约2吨,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经过科学设计和技术革新,由于磁芯材料价格昂贵,内存存储器容量仅为1k大小,在运算速度上达到3000次/秒,比苏联原图纸设计的30次/秒提高了100倍。

这台计算机是前辈们克服研究基础薄弱、人员不足、资金紧缺、条件简陋等重重困难,励精图志,艰苦奋斗,以卓越的胆识和超人的毅力研制出的我校第一台计算机。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第一代计算机,她是我校的“宝贝”,也是我校70年代教学与科研设备先进水平的鲜明标志。

从1970年开始,这台计算机连续运转八年,在我校理科教师的计算机理论教学和应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在理论研究方面,以离散数学和应用代数为基础,结合软件研究对电子计算机开展一些数学理论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在应用方面,以研究人工智能为主,并提出将计算机应用推广到生物、地理、化学、医药等领域和学科。设计的汉字识别系统,被列入“国家四机部1978年科研计划草案”。先后为长春地质学院完成东南亚地质结构分层计算工作;为长春第四光学仪器厂完成光学玻璃生产工艺设计计算;为唐山发电厂完成烟囱应力分析工作;为吉林省建筑设计院完成援外建筑的框架应力分析计算;为吉林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完成了积材统计表和建筑土方计算手册的大量计算任务等。更主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人才,使我校70—76届理科系的学生有机会学到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弥补了高校计算机教学没有实验设备的空白。同时还开办了计算机研究生班,为社会输送了专业人才。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这台计算机的研制与应用,我校的计算机教师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健康成长。不仅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能力,更培养锻炼了为计算机事业奋斗、打不垮拖不烂的“铁人”意志和特别能战斗的团队精神。1973年至1975年,教师们先后独立自主地完成了59181部队“弹道相机专业计算机”设计制作、国家水电部下达的“拱坝设计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这两个项目均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和吉林省科学大会的“重大科技成果奖”,并推广应用。这些成果标志着我校的计算机技术和师资队伍已经进入了较成熟阶段,为后来成立计算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在当时的师范院校中都是领先的。

1978年,103型电子数字计算机圆满完成了她应尽的历史使命而“光荣退役”。机器上的所有电子管、晶体管等几千个元器件都赠给了东北师大附中物理组,供学生实验课继续使用。

时光荏苒,半个世纪过去。在建校70周年的今天,回首这段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如果没有校、系前辈的远见卓识,如果不是他们拼搏奉献为后人奠基,我校的计算机学科不会有今天发展的成果。他们是东师人的骄傲,是东师人的自豪。

前辈们崇尚科学、严谨务实、不畏艰难、团结奉献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是“博学慎思,格物探原”的真实写照,他们如鲜红的火炬永远闪光,照耀后人、激励前行!